10月25日晚,2020年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揭榜了。
  因为此前网传“丘老怒斥”而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使得这次比赛的结果比起以往更受。
  那么,今年清华和北大的各自战绩,究竟如何呢?
  结果北大全面压制清华
  根据公布的结果,经过两天总决赛,竞赛共评选出五个方向的个人单项奖,此外还有个人全能奖以及团体奖,所有奖项评出金银铜奖共56枚奖牌。
  因为今年疫情的影响,团体赛面试即总决赛取消,获奖名单以笔试表现评定。
  而在所有奖项之中,清华共斩获2金3银8铜,北大斩获5金11银17铜。
  以下是详细奖项名单以及往年战绩对比。
  分析与微分方程方向共从15位入围者中决出了1金3银5铜
  几何与拓扑方向共从16位入围者中决出了1金3银6铜
  代数、数论与组合方向共从18位入围者中决出了1金1银7铜
  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方向共从14位入围者中决出了1金2银5铜
  概率统计方向共从14位入围者中决出了1金3银6铜
  个人全能赛共从8位入围者中决出了1金2银2铜:
  团体赛共从8队入围者中决出了1金1银3铜:
  可以看出,北大延续了近几年来在数学上的强势。
  往年战绩对比清华确实有下滑
  除去横向对比,高校内部成绩的纵向对比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那么,清华北大最近几年,在丘赛之中的表现又怎样呢?
  见下图,清华大学2018年2020年奖牌数变化为
  可以看出,清华在去年取得过较好的成绩,相比之下,今年的成绩确实是下滑了。
  而北京大学2018年2020年奖牌数变化为
  北大数学一如既往的强势,虽然19年受到了清华及其他高校的冲击,但是北大在今年的成绩,让人有种重回18年的压制之感。
  此外,近几年中北大的奖牌总数也是稳中有进的。
  至此,今年的丘赛便顺利落下帷幕了,看完今年清华北大各自的成绩,各位看官又作何感想呢?
  今明两天,2020年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即将在清华大学展开决赛的角逐!
  由于先前丘老怒斥传闻的发酵,让今年的决赛增加了许多看点,而其中之一便是清华学子能否成功“宽慰”丘老?
  这件事,还得从十几天前说起。
  10月13日,决赛入围名单公示的第二天,网上流出消息称该比赛的创始人——丘成桐院士批评清华大学在2020年大学生数学竞赛中惨败,并且还晒出了截图。
  聊天截图中,丘老进行痛批,出现了诸如“羞也不羞?”、”严格检讨!“、“令人汗颜!”、“如何交代?”等字眼,措辞极其严厉。
  “丘老生气了”,迅速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只不过,人们的焦点,似乎并不在丘老生气了聊天截图是否为丘老所言,而更多的是丘老为什么生气丘赛成绩以及结果的成因。
  事到如今,截图的真伪已然无法考证,也不是那么重要了。反倒是截图中所提及的“清华大学惨败”、“如何招生”、“”授课不够负责“等问题,究竟如何?尚有争论。
  于是,值此决赛之际,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吃解瓜,做出自己判断。我们便顺着截图中所提几个要点,带大家来好好捋一捋。
  清华大学惨败?尚可一战
  2020年清华大学是否在丘赛中惨败?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得先了解一下丘赛赛制、目前进行到的阶段以及先前阶段的结果。
  丘赛赛制
  丘赛面向中国的本科在校生。测试分为五个科目
  几何与拓扑、代数与数论、概率与统计、应用与计算数学及分析与偏微分方程程
  奖项共设“个人单项奖”、“个人全能奖”和“团体奖”三类,各类分别设金奖、银奖和铜奖三个等级。其中
  个人单项奖根据科目,每个科目设立一项金奖,三项银奖和六项铜奖。
  个人全能奖奖励综合能力卓越、个人单项竞赛科目大于等于2个铜奖的学生。
  团体奖奖励成绩排名前5的团队5人为一队。
  比赛分为三个阶段报名,半决赛初筛,全国笔试以及总决赛,之后便是颁奖典礼。
  另外,最终获奖个数由当年评选情况决定,而2020年的半决赛笔试因为新冠疫情而延期了,目前决赛正在进行中。
  往年半决赛及决赛结果
  为了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待今年入围情况,同时也是借助往年的情况对清华学生入围和最终成绩进行关联性分析。
  我们整理了2018年和2019年除了各项科目的入围人数和最终获奖情况。
  首先是2018年度的入围数据,见下图
  2018年最终的决赛结果清华2银4铜,北大5金6银10铜。真惨败
  接下来看看2019年度的入围数据,见下图
  2019年最终的决赛结果清华2金1银10铜,北大1金12银12铜。其中还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的个人全能奖前两名都是清华大学的同学。
  从过去两年的数据,可以看到的是
  1、往年中,北大入围及获奖人数都是明显多于清华的
  2、入围人数可以保证奖牌数,但是最终金牌归属仍有较大变数。
  2020年丘赛入围情况
  所以,2020年丘赛入围情况是如何呢?是会引得“丘老的愤怒”?统计见下图
  不难看出,清华入围人数较去年基本持平,北大略有上升。
  2020年清华初赛成绩不如北大,这是事实,也是历来如此。而至于“惨败”,不论是从半决赛情况北大常年强势还是总决赛情况尚未出结果,都是不好盖棺定论的。
  那惹得“丘老愤怒”的半决赛名次,目前尚不可知,能知道的只是北大常年多数,清华尚可一战。
  所以,“丘老可先不必动怒”,20年总决赛最后究竟是走向18年“北大包圆”还是19年“各有千秋”,数日之后,便见分晓。
  如何招生?计算机赢了
  “如何招生?“,截图中发出了如此的质问!这直击了常年来清华较之于北大在丘赛入围上差距的病根。
  在网友的讨论中,多数的分析都指向了一个结果——生源不行,毕竟,数学是一个很看天赋的学科。
  那么,清华招生确实不行吗?
  数学国家集训队人才流向
  对于在生源质量这一块,需要一个指标既能代表数学人才又能尽量避免其他因素干扰。而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集训队,便是这样一个合适的指标。
  原因有二1、国集每年经过筛选得到的60人名单,是同龄人中数学方面的翘楚2、参加国家集训队后可以直接保送升学,尽可能地排除高考其他因素的干扰。
  那么,每年的国家集训队中当年的高三学生,最后都流向了哪里呢?
  如果就清华和北大的统计来看,清华接收的国集当年高三学生在逐年增多,并且已经反超北大。似乎,这优质的数学生源并不能算少?
  但是,事实却是这样的
  对,没错,选择清华的数学人才多数都去了计算机专业姚班、智班,此外还有选择经济金融专业的,而选择继续从事数学的人才,寥寥无几。
  而相比之下,选择北大的数学人才则基本都是留在了数院。
  这些数据,也算是一个趋势的代表体现了,此外的数学人才,面对未来时做何选择,也是大致可以想象的了。
  所以,“丘老先别生气”了,清华之中并不是没有数学人才,只不过都在清华计算机专业罢了。
  人才的选择和流动,无非是存量与增量的无奈,面包与兴趣的现实抉择。
  丘成桐数学英才班
  此外,在丘成桐先生的积极倡导下,2018年2月教育部批复同意清华大学开设“丘成桐数学英才班”,丘成桐先生担任首席教授。
  丘班的目标招收高二、高三考生,考生将录取至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到目前为止,丘班已经完成了三年的招生工作1819。
  2019年丘班的名单如下
  而2020年丘班的名单如下
  较之于2019年的招生,2020年丘班的招生人数从17人变为了27人,生源也从去年的最高只有国奖银牌,变为今年的信息国家集训队,质量有着进一步的提升。
  但是,依旧没有数学国家集训队的成员报名参加,对数学人才的吸引力仍有提升的空间。
  北大数院和清华数学系
  虽然清华计算机对于数学人才的吸引力已然超过北大狗头,但是清华数学较之于北大数学的吸引力仍然是处于弱势的。
  而弱势的原因,既有体量的因素,也有历史的原因。毕竟,在北大,数学是一个学院数学科学学院,而在清华目前暂且还只是一个系数学科学系。
  还得从1952年院系调整说起。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1912年更名为北京大学。1913年秋北京大学的数学门的招生,开启了中国现代高等数学教育的先河。
  1952年秋,全国高等学校进行了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数学系与清华大学数学系、燕京大学数学系经调整后,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78年分设为数学系和力学系。
  1985年,概率统计教研室独立成立了概率统计系。1995年,在数学系与概率统计系的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目前北大数学科学学院下设四个系数学系、概率统计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和金融数学系拥有五个本科生专业和四个博士专业。
  现有教师133人,其中中科院院士8人,长江特聘教授12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8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1人。
  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也有着辉煌而悠久的历史。其前身,是创建于1927年的清华大学数学系和前工程力学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以及1979年恢复建立的应用数学系。
  1927年清华数学建立以来,积极与国际接轨,罗致和吸引了诸如华罗庚、陈省身等许多著名数学家,逐步发展壮大。
  1952年,全国高校进行了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数学系并入了北京大学数学系及其它院校。
  此外,由于工程教育的需要,清华大学设立了高等数学教研室,主要担负全校数学基础课的教学任务。1958年,清华创建了国内第一个工科大学的计算数学专业。
  1979年,清华大学数学系重建并更名为应用数学系,1999年系名更改为数学科学系。
  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清华数学系已成为国内几个最具实力的数学系之一。全系教师共计92人,其中拥有长江特聘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人。
  可以看到,虽然清北的数学历史都是非常悠久的。但是由于院系调整的历史原因,清华的数学存在了较长的空白期,直到1979年才重建,而这也导致了其目前整体实力上确实落后北大较多。
  而就在10月15日,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0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其中数学专业排名中清华便位于北大、复旦之后,位列第三。
  不过不能否认的是,最近几年,在丘老和清华一众教师队伍的努力下,清华数学的学科排名突飞猛进。迅速成长下清华数学的未来,还是值得期待的。
  其他原因?
  除了“生源差距”,网友还就其他角度给出了自己的分析和理由。
  至于这些原因的影响占比多大,那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授课不够负责?
  截图中的怒斥,还有一个关键点,是“授课不够负责”。而这种事情,是较难形成共识的,因为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学习方法,对于不同的教学体系,也是各有所好。
  所以,基于矛盾统一性和普遍性的原理,我们罗列了一些对比点可能不准确,供读者判断。
  在课程设置上,认为是清华更加合理的声音似乎更多一些?
  而在教学方式上,清华是有拿的出手的课程,如于品的《数学分析》、李思的《几何与对称》等,而北大相对的中规中矩。
  最后,在课程进度上,是出现了一定的分歧有些人认为课程层次分明加快了课程的进度,有利于快速建构知识框架另外一部分人则认为慢一些有利于打好基础,增加深度
  不过,单从网友的反应来看的话,似乎“授课不够负责”这点,是稍稍有些冤枉的。
  清华四年级学生未参赛
  此外,还有人透露了今年的特殊情况——清华大四的学生并未参赛,而北大是参加的。
  这,是否也是一个原因呢?
  欢迎大家在底下评论区留言,和我们一起讨论。
  丘成桐与丘赛
  最后,补充介绍一下丘成桐院士和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
  丘成桐院士
  丘成桐院士,1949年生于广东汕头市,美籍华裔数学家,教授。
  1966年考入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1969年获推荐留学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师从陈省身,1971年获得了博士学位。
  1987年起任美国哈佛大学讲座教授至今,并分别于1994年及2016年始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及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至今。此外,他于2016年起任哈佛大学物理系教授。
  丘老对微分几何学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1976年,其证明了卡拉比猜想CalabiConjecture与爱因斯坦方程中的正质量猜想PositiveMassConjecture,并对微分几何和微分方程进行重要融合,解决问题,其影响直至今天。其后,继续在几何、拓扑学、物理学上做出许多成就。
  1982年,荣获国际数学界最高荣誉的菲尔兹奖FieldsMedal,即相当于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现任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
  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
  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2016年由丘成桐院士发起设立。
  竞赛侧重从几何与拓扑、代数,数论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应用与计算数学、分析与偏微分方程5个方向全面考查学生在本科阶段的数学基本知识与基本功。
  竞赛按照国外一流大学的研究生资格考试标准选拔优秀数学人才,旨在激励广大学子在数学基础知识、综合能力及学术修养方面全面进步,助力中国大学数学教育发展。
  竞赛设立至今,累计有500余所中国各地大学,1万余名大学生报名参加比赛,获得奖励学生520余名。
  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在培养中国数学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发掘和选拔年轻数学人才和国内外知名大学数学及相关专业研究生录取的重要参考。